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

以“法治蓝”守护苏区“生态绿”

2022-07-01 12:21:20 来源:大江网-新法制报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新法制报 首席记者刘宇琦 记者陈佳报道:6月的赣州东江源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基地,一片约20亩的树林吐出嫩绿的新芽。这片林地种植者是乱砍滥伐案件中情节较轻、有悔过情节的违法人员。这是安远县法院在司法体制改革中的探索。

  把补植复绿、劳务代偿、增殖放流等修复方式写入判决主文,这正是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治理的一个成功典范,是《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出台实施10年以来,我省筑牢苏区生态屏障的真实写照。

  赣南各地法院,积极适用生态修复方式,对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的案件,鼓励被告人就地修复。2021年以来,赣州市检察机关共对593名破坏环境资源犯罪嫌疑人适用认罪认罚从宽。通过认罪认罚督促补植复绿2000余亩,投放鱼苗30万尾,缴纳生态修复金200余万元。

  去年3月,鹰潭市“林长+检察长”两法衔接座谈会召开后,余江区林长办已牵头相关部门对全区17.7万亩松林开展普查,对13.8万株患病松木进行无害化处理及开展山场补植补造,对16家松材加工厂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并对违法行为依法作出行政处理。此外,贵溪市200多名专职护林员的日常巡护情况都能在智慧平台实时显示,乱砍滥伐、乱采乱挖等情况可被及时发现,森林资源监管已经迈入“云”时代。

  随着林长制的推进,各地百姓吃上了生态饭,林业经济呈现出总量做大、结构做优的良好态势。2021年,江西省林业产业总产值突破5740亿元,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为守护好“一江清水”,2019年12月,省法院在峡江县挂牌成立赣江流域环境资源法庭,对四个设区市涉赣江流域环资案件进行集中管辖,助推赣江全流域保护与治理。

  2021年以来,赣州市检察机关依法从严从快打击破坏环境资源犯罪,共批捕69件94人,起诉291件484人;对办案中发现的社会治理问题向相关单位发出检察建议27件,均得到采纳。

  在司法体制改革中,赣南各级政法机关努力形成“环保合力”,建章立制,为生态环境搭建制度屏障,先后出台《赣州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赣南客家围屋保护条例》《赣州市水土保持条例》等地方生态法规。同时,在全省率先设立生态环境保护检察处,将生态检察工作拓展延伸至刑事、民事、行政检察各个环节,形成“专业化法律监督+恢复性司法实践+社会化综合治理”的生态检察工作模式。

  昔日苏区美如画,绿水青山展新颜。截至目前,赣州市森林覆盖率在76%以上,列江西省设区市之首,让城市变绿、乡村变美成为现实。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热门推荐

热文排行

1

地方楼市“花式调控”凸显精细化:面向新市民与多孩家庭,因城施策挖掘有效需求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莎 北京报道日前,无锡市梁溪区发布人才购房新政,符合条件的人才自费购买区内首套房可申请购房补贴,额度不超所

2

饰演人民调解员,陈晓希望每个人都能“好好说话”

在拍摄过程中,陈晓对调解工作和调解员也有了全新认识,“开拍之前我并不了解调解员的工作,拍摄过程中有真实的调解员给我们上课。

3

多措并举为企业送上“及时雨”

今年以来,安徽省各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开足马力抓生产,进一步加大助企纾困力度,落实各项惠企政策,打出“组合拳”,稳定市场主

本网内容均采集自网络,如有问题请将投诉发送到邮箱hyxs2020@qq.com我们会及时处理!

版权所有:天天看财经网 备案信息:京ICP备130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