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医改:“三张处方”保健康
记者近日在福建三明采访时,听说了一件新鲜事:乡村医生为村民看病抓药的时候,会一次开出“三张处方”:药品处方、生活运动处方、饮食处方。 日前,三明市将乐县万安镇寺许村村民张胜凤一家人正准备做午饭,乡村医生孙贤荣上门随访来了。像往常一样,孙贤荣为张胜凤做了常规检查,并根据她的血压控制情况和季节变化,调整了降压药的用量。 让张胜凤想不到的是,孙贤荣得知家里正在做饭,还特地走进厨房看了看:“做菜盐放太多啦,高血压得少吃盐,做菜少放调料,下次做菜只舀这么半指甲盖的盐就好。” “现在不管是去抓药,还是上门随访,医生都会提醒我每天按时作息、按时吃药、保持适量运动。”张胜凤笑着说,过去她老是忘记按时服药,作息也不太规律,血压一度控制得不太理想,通过医生“手把手”健康指导,这两年血压很正常,精气神也比之前好了不少。 孙贤荣在寺许村卫生所的诊室里整整齐齐地摆着几叠由将乐县总医院提供的健康处方。记者看到,这些处方涵盖了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等常见病、多发病。除了常规的药物治疗外,每一份处方都列了10余条注意事项,对患者的生活起居、健康管理等提出了建议。 “这样一张薄薄的处方,通俗易懂又很实用,不少村民来看诊的时候都会随手带走一张,我经常要‘补货’。”孙贤荣笑着说。 记者在万安镇多个村卫生所采访发现,在随访和门诊中,只要发现村民健康指标出现异常,乡村医生们都要在7天之内再次上门复查,并根据复查结果,建议健康管护对象到县总医院或者乡镇分院尽快就诊,做到“小病早治”。 将乐县古镛镇和平村村民谢三同告诉记者:“过去一些上了年纪的村民不怎么去医院,而是用‘偏方’治病。这几年,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了卫生所的变化,大家越来越信任乡村医生,有事没事就去测个血压,在一起聊一聊健康养生的话题。” 和平村乡村医生黄金华说:“医改后,健康管理对象的管护情况,成了每年上级对我们考评的重要指标之一,这让我们更有动力做好群众的健康‘守门人’。” 记者了解到,针对辖区内的常见病、多发病和重大疾病,在县总医院的指导下,各乡镇分院构建了“疾病预防、医疗救治、健康管理”三位一体的医防协同融合服务模式,为辖区居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管理服务。 随着三明医改进入到构建全民健康的新阶段,不仅作为基层“网底”的乡村医生群体焕发新机,社会对健康的理念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可喜变化。三明市副市长张元明说,从“晚得病、少得病”到“不得病”,正是得益于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持续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预防的关口在不断前移,带来越来越多的健康红利。 |
热门推荐
热文排行
地方楼市“花式调控”凸显精细化:面向新市民与多孩家庭,因城施策挖掘有效需求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莎 北京报道日前,无锡市梁溪区发布人才购房新政,符合条件的人才自费购买区内首套房可申请购房补贴,额度不超所
在拍摄过程中,陈晓对调解工作和调解员也有了全新认识,“开拍之前我并不了解调解员的工作,拍摄过程中有真实的调解员给我们上课。
今年以来,安徽省各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开足马力抓生产,进一步加大助企纾困力度,落实各项惠企政策,打出“组合拳”,稳定市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