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是最终需求 加紧健全消费品流通体系
原标题:加紧健全消费品流通体系 消费是最终需求,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对经济具有持久拉动力,事关保障和改善民生。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此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呈现负增长,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经济增长压力,消费态势由此也引发关注。继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之后,最近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又明确提出,“要发挥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一系列举措表明,面对当前形势,着力稳住消费基本盘、促进消费有序恢复发展势在必行,必须完善健全消费品流通体系,不断增强消费发展综合能力。 从消费基本盘来看,过去几年来,无论是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衡量消费增长,还是以居民消费支出水平衡量消费增长,都呈现出较快发展态势。数据显示,从2012年到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6万亿元增长到44万亿元左右,实现倍增;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水平同期提升到2021年的2.4万元左右,同样实现倍增。从消费结构来看,服务型消费占支出比例呈现较为稳定的升级态势。从趋势来看,未来几年我国消费市场仍有较大潜力,尤其是以服务型消费为重点的消费结构升级还存在较大空间。 而近期我国消费增速受到一定影响,一个重要因素是消费品流通体系出现了问题。受疫情影响,消费特别是接触型消费恢复较慢,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服务业领域面临较多困难。与此同时,3月以来,物流业下行压力加大,新订单、业务量指数回落幅度较大,消费品供给能力亟需提升。因此,不论是推动消费结构升级,还是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一个重要抓手就是加快健全消费品流通体系。 一要健全基本消费品流通体系,做好保供稳价。在整个市场流通体系当中,流通的韧性是一个关键要素。要在各大中城市科学规划建设一批集仓储、分拣、加工、包装等功能于一体的城郊大仓基地,适当结合城镇消费品流通体系建设与应急体系建设,加快建立健全生活物资保障体系,畅通重要生活物资物流通道。确保应急状况下及时就近调运生活物资,切实保障消费品流通不断不乱。 二要健全农村消费品流通体系,充分挖掘县乡消费潜力。目前,我国农村消费潜力尚未完全释放出来。推动优质消费品下乡,可以满足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又可以形成重要的增长动力。要建立完善县域统筹,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的县域商业体系,加快健全农村流通网络,以电商为重点,鼓励大型电商、邮政、快递和商贸流通企业延伸供应链,使优质消费品能更快捷地进入农村消费市场。 三要加快降低消费品流通成本。以物流成本为例,今年一季度,全社会的物流总费用比2021年同期略有增加。要加快落实相关部门提出的“确保车辆通行证应发尽发、快申快办、全国互认,确保政策执行不留死角和盲区”,尽最大努力帮助交通运输企业纾困解难。 【匡贤明 作者系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 |
上一篇: 应立足实际 发展县城产业莫贪大求全
热门推荐
热文排行
地方楼市“花式调控”凸显精细化:面向新市民与多孩家庭,因城施策挖掘有效需求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莎 北京报道日前,无锡市梁溪区发布人才购房新政,符合条件的人才自费购买区内首套房可申请购房补贴,额度不超所
在拍摄过程中,陈晓对调解工作和调解员也有了全新认识,“开拍之前我并不了解调解员的工作,拍摄过程中有真实的调解员给我们上课。
今年以来,安徽省各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开足马力抓生产,进一步加大助企纾困力度,落实各项惠企政策,打出“组合拳”,稳定市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