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

“劳动法治进高校”:护航大学生走稳走好就业路

2022-06-15 18:18:05 来源:中工网

  又是一年毕业季,创历史新高的1076万高校毕业生,即将迈入职场,将直面身份转换带来的各种劳动法律问题。比如:毕业后档案如何处理?劳动合同怎么签?遭遇就业歧视怎么办……日前,江苏省总工会线上线下同步开展“劳动法治进高校 工会助力新职场”网络直播活动,专门邀请法律援助律师,为高校毕业生送去劳动法治知识,解读就业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法律风险点。其中,直播活动在线互动活跃,观看人次迅速突破了100万。(据工人日报、中工网6月9日报道)一场工会举办的网络直播活动如此火爆,引发关注。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即将走上社会的大学生,希望有法治来护航他们走稳走好步入职场融入社会的第一步。现实当中,一些大学生因求职心切,但缺少必要的法治意识和防范意识,不慎掉入就业陷阱的例子不在少数。其中个别人甚至因此触犯了法律的底线,令人痛心和惋惜。在结束十多年寒窗苦读、走上社会找工作这个关键当口,大学生们最需要的是能有人指点迷津提个醒——在求职过程中要注意什么、有哪些就业陷阱和法律风险需要防范。这个时候,作为肩负维权服务基本职责的工会适时主动作为,积极开展劳动法治进校园,对高校毕业生来说,可以说是一场好处多多的“及时雨”:一则可以提示就业风险。一些用人单位往往利用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法治意识薄弱等特点,在试用期确定、劳动合同签订、劳动报酬支付、社会保险缴纳等方面,设置一些陷阱。送法进高校,把法治知识教给大学生,可有效增强他们的防范意识,避免掉入一些让人防不胜防的就业陷阱。二则可以及时“止损”。法律是最好的“护身符”,掌握一些常用的基本的劳动法治知识,有助于人们维护自身合法劳动权益。无论是求职时,还是在今后的工作中,大学生们一旦发现用人单位有不法行为,能在第一时间“叫停”,依法维护好自身的合法权益。三则可以厚植法治素养。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际,在其心中播下法治的种子,可以让法治理念在他们心中落地生根,使之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思维和行为习惯。在上述直播活动中,律师就特别提醒大学生,今后在工作生活中无论碰到什么样的困难问题、矛盾纠纷,一定要相信法律,要用法治的方式,依法理性有序地去反映和解决,切不可采取极端偏激等非理性方式。高校毕业生就业,一头连着国家社会,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是稳就业的重中之重。“劳动法治进高校 工会助力新职场”活动,既是工会组织以实际行动助推稳就业的务实举措,同时也是工会组织前移维权服务关口,超前做好“准职工”“准会员”服务工作的积极探索、创新实践。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热门推荐

热文排行

1

地方楼市“花式调控”凸显精细化:面向新市民与多孩家庭,因城施策挖掘有效需求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莎 北京报道日前,无锡市梁溪区发布人才购房新政,符合条件的人才自费购买区内首套房可申请购房补贴,额度不超所

2

饰演人民调解员,陈晓希望每个人都能“好好说话”

在拍摄过程中,陈晓对调解工作和调解员也有了全新认识,“开拍之前我并不了解调解员的工作,拍摄过程中有真实的调解员给我们上课。

3

多措并举为企业送上“及时雨”

今年以来,安徽省各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开足马力抓生产,进一步加大助企纾困力度,落实各项惠企政策,打出“组合拳”,稳定市场主

本网内容均采集自网络,如有问题请将投诉发送到邮箱hyxs2020@qq.com我们会及时处理!

版权所有:天天看财经网 备案信息:京ICP备13000000号